采購【襄樊滑托板】,選本地企業[奧立包裝].生產經驗足,產品質量優,經ISO和FGS雙認證。173-1548-2513
近年來,中國的債務問題一直是關注焦點。中國整體宏觀杠桿率較高、上升速度較快是不爭的事實,但無論從國際比較還是中國國情看,判斷一國債務問題還要看發展階段和制度體系、經濟結構等。對中國來說,近年來債務和杠桿率上升的大背景是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城鎮人口增加,城市數量和建制鎮數量都有明顯增多,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個城市群,城鎮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6年的57.35%。過去5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現有研究表明,無論從工業革命以來歐美經驗還是發展中國家近年經歷觀察,城鎮化與經濟增長如影隨形。有研究測算,一國城鎮化率與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85。以地理空間上的人口和產業集聚為表現的城鎮化過程,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極大釋放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但與城鎮化相對應的是債務比率(債務總量/GDP)迅速上升。BIS(國際清算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總體債務率自2008年以來迅速上升,從142%上升至2016年末的257%,但略低于發達國家平均值,與歐元區、英國、美國大體相當。
從國際經驗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與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國家或地區,其債務水平通常呈擴張態勢。首先,城鎮化水平提高,對交通、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會對財政形成較大壓力,并且這些財政支出具有剛性。其次,處于擴張階段的企業對資金需求量巨大,尤其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債務融資是企業重要選擇。最后,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超前消費理念普及及科技進步等因素,會推動居民消費信貸規模不斷增加。
城鎮化發展并非意味債務水平持續上升。有研究對124個國家1983年至2012年的數據實證分析,發現城鎮化和金融杠桿之間呈現出顯著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