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莆田防滑牛皮紙】,選本地企業[奧立包裝].生產經驗足,產品質量優,經ISO和FGS雙認證。173-1548-2513
銀行業二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基本反映出了我國銀行業經營全貌,釋放了銀行業整體經營企穩的積極信號。銀行業能有亮眼的數據,顯然在經營戰略轉型、信貸結構調整、降低不良貸款、有效風險補償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銀監會昨天發布的今年二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我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本外幣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分別為243.2萬億元和224.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不良貸款余額1.6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563億元;不良貸款率1.74%,與上季末持平;利潤增速有所回升,累計實現凈利潤9703億元,同比增長7.92%;較上季末上升3.31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繼續加強,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2898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747億元;此外,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流動性水平、資本充足率都保持較穩定狀態。
監管當局的這份監管數據基本反映出了我國銀行業經營全貌,釋放了銀行業整體經營企穩的積極信號。銀行業能有亮眼的數據,顯然在經營戰略轉型、信貸結構調整、降低不良貸款、有效風險補償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這份監管數據從整體上反映了我國銀行業經營結構已由過去大而單一向扁平化方向轉型。二季度我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總額分別為91萬億元和84.2萬億元,占比分別為37.4%;而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總額分別為44萬億元和41.1萬億元,占比分別為18.1%和18.3%;其余中小銀行機構資產、負債總額分別為108.2萬億元和99.6萬億元。這顯示出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基本處于平分秋色狀態,大銀行一統天下的格局已經被打破。銀行這種經營結構變化,是積極而有益的,表明我國銀行業經營正向良性、合理、規范的方向發展,這種方向性轉化能有效防范因單一銀行規模過大而孕育的莫測風險。同時,銀行經營數量的擴展,也能有效改變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