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延安防滑牛皮紙】,選本地企業[奧立包裝].生產經驗足,產品質量優,經ISO和FGS雙認證。173-1548-2513
國家發改委18日召開宏觀經濟運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會上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指標好于預期。消費、創新、供給側改革、企業發展環境四大方面因素的提升和優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未來持續向好的主要動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6.9%,城鎮新增就業735萬人;CPI上漲1.4%,PPI漲幅由1月的6.9%回落至6月的5.5%;貨物進出口額13.1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9.6%,服務進出口繼續增長,6月末外匯儲備30568億美元,連續5個月增加。其他實物量指標和相關先導指標也都共振向好,指標之間的匹配度明顯增強,國內外機構和專家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對此,嚴鵬程表示,上述成績比預想的要好,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并取得更好結果奠定了基礎。而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則主要來自四大方面因素。
一是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正在進一步增強。經過近幾年持續擴大內需政策推動,我國居民消費潛力正在有序釋放,消費升級勢能持續增強。近三年來,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8.8%、59.7%和64.6%,分別比投資貢獻率高1.9個、18.1個和22.4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63.4%,比投資高30.7個百分點。
二是新動能正在加快成長。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1.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2和4.6個百分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并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