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江蘇貨柜充氣袋定制】,選奧立包裝.生產經驗足,產品質量優,經ISO和FGS雙認證。173-154-825-13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險資加大股票投資仍是大趨勢,但在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投資會更加謹慎和規范
進入2月份,險資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依然高漲。《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統計發現,2月1日至2月15日,除去春節假期,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險資共調研了45家上市公司,共計87次。從行業來看,傳媒和電子兩大行業深受險資的愛戴。
從險資調研的上市公司來看,包括安吉科技、冀中能源、昆侖萬維、新興鑄管和中泰橋梁等5家上市公司均獲得險資4次到訪。另外,慈文傳媒、德賽電池、河鋼股份、江鈴汽車、齊峰新材、視覺中國、通鼎互聯和銀龍股份等上市公司則均獲得險資3次到訪。而包括海利得、滬電股份、金一文化、藍思科技等超過1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均獲得險資2次以上的到訪。
從險企本身的調研頻率來看,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調研上市公司的次數并列第一,均為11次,另外,泰康資產、陽光保險及陽光資產也十分活躍,調研上市公司次數分別為10次和9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頻頻舉牌而備受關注的險企如前海人壽、華夏人壽和安邦保險也均都調研了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其中,安邦保險及安邦資產調研了昆侖萬維和中泰橋梁2家上市公司;華夏保險及華夏久盈則調研了中材科技和河鋼股份2家上市公司;前海人壽則調研了天孚通信、新海宜和通鼎互聯等3家上市公司。
從行業來看,電子和傳媒備受險資的青睞,其中電子行業排名第一,共獲得險企16次的到訪,調研了視源股份、滬電股份、安吉科技、藍思科技、德賽電池等多家上市公司;傳媒行業則調研了昆侖萬維、華凱創意、華數傳媒、視覺中國、斯文傳媒等上市公司,共計12次。另外,險資調研還涉及采掘、鋼鐵、化工、機械設備、建筑裝飾、輕工制造和通信等多個行業。
分析人士認為,險資調研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未來的投資偏好。險資作為A股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針對個別險資在A股市場的激進行為,近期監管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圍繞投資端、產品端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政策組合拳,令保險行業回歸